精准控制反硝化生物滤池技术
+ 更多
2.1 技术原理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菌在反硝化作用下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转化效率比常规活性污泥法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不易被水流冲击力打散,使反应器稳定性提高。
精准控制的反硝化滤池较传统的滤池技术采用独有的滤砖形式气水分配系统,布气均匀无盲区,反冲洗效率高,避免滤料堵塞。配合控制精准的碳源投加系统,运行节能经济,保证总氮高去除率,且没有出水COD升高的风险。
反硝化滤池主要结构包括滤料、承托层砾石、滤砖、布气系统、弧形进水堰及碳源精准控制系统等。在缺氧环境下,反硝化菌附着在滤料表面,废水通过重力流经过滤料层,污水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吸附于滤料载体,经过生物膜的吸附、还原成氮气从污水中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污水的反硝化脱氮过程。
反硝化滤池的滤砖为双层配水配气系统:一级分配腔,二级补偿腔。通过一次配水腔后的反冲洗水在二次配水腔内根据压力差产生逆向补偿,从而使得整个滤池过滤面积上最终的整体反冲洗水、气压力均匀。二次配水设计确保反冲洗水和气体在每一个扩散孔处均匀分布,不存在配水配气盲区,反冲洗无死区。
反硝化滤池作为深度处理,进水的碳源较低,一般需要适当地补充碳源。为了同时保证总氮高去除率和低出水COD,必须精确控制补充碳源的投加量。反硝化滤池特有“进水流量信号+进水DO浓度信号+进水硝基氮浓度信号+出水硝基氮浓度信号”的碳源投加机制,系统运行中以上述的四种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反硝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动态、实时地对碳源投加量进行计算和优化。通过精确控制碳源投加量,协调脱氮率与出水COD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做到经济节能稳定运行。
反硝化滤池的颗粒滤料同时具有截留悬浮物的作用。若水中存在溶解状态的磷,可以通过投加除磷絮凝剂,再通过过滤,以悬浮物的形式将磷去除掉。
2.2 技术优势
(1)气水分配滤砖采用HDPE材质,结构强度和韧性出色,20年运行免维护;
(2) 滤砖带自动补偿功能,反冲配水配气分布均匀无盲区,反冲洗效果好;
(3) 滤砖采用承插口和密封圈的连接方式,组装、铺设安装便利;
(4) 滤池池体内部不需要预埋件、滤粱、滤柱等,池体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
(5)以反硝化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碳源添加优化系统,能精确控制碳源投加量,缓解脱氮率与出水COD之间的矛盾,做到经济节能稳定运行;
(6) 滤池采用恒水位控制,避免跌水增加DO。
2.3 主要参数
滤砖规格:普通型940×270×290mm,增大型940×270×370mm;
滤料规格:380mm分级砾石承托层,2~3mm石英砂滤料,1.8m床深;
反冲洗强度:水反冲洗 15 m3/m2·h,空气反冲洗 92 m3/m2·h;
反冲洗水量:< 3%。
2.4 工艺流程
2.5 项目投资
标准设备一次性投资,100~200 万。



